姓名 |
闫晓燕 |
性别 |
女 |
出生年月 |
1976.03 |
民族 |
汉 |

|
最后学历/学位 |
研究生/博士 |
邮箱 |
yanxiaoyan@tyust.edu.cn |
最后学历 毕业院校 |
博士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专业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个人简介 |
闫晓燕,女,汉族,山西平遥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访问学者。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3项、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2项、山西省高等学校一流课程1门,山西省研究生教研项目2项,企业横向1项。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Electrochimica Acta, Journal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Solid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授权专利5件。 |
主要研究方向 |
新能源电池材料、光电催化材料、新型碳材料 |
入校时间 |
2003.07 |
专业技术职称 |
教授 |
职称定职时间 |
2020.12 |
主要学习和工作 经历 |
起始时间 |
截止时间 |
工作(学习)单位 |
职务 |
2016.10 |
2017.04 |
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 |
访问学者 |
2003.07 |
至今 |
皇冠crown体育官方平台 |
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
2007.09 |
2012.07 |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博士 |
1995.09 |
2003.07 |
太原理工大学 |
本科、硕士 |
主讲本科生/研究生课程 |
时间 |
课程名称 |
学时 |
授课对象 |
2024-2025-1 |
材料分析方法原理 |
60 |
学术硕士24级 |
2024-2025-1 |
材料表征技术 |
32 |
专业硕士24级 |
2024-2025-1 |
材料研究方法 |
48 |
材料231401/02 |
主持/参与的教研项目 |
项目名称 |
级别 |
时间 |
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与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以《材料分析方法》课程为例 |
省级 |
2022.10-2024.06 |
《材料研究方法》云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
省级 |
2022.06-2024.06 |
《材料研究方法》省级一流课程 |
省级 |
2022 |
主持/参与的科研项目 |
基于原位离子浓度测量研究镁合金负差数效应机理及准确评价模型 |
国家基金委 |
2021.01-2024.12 |
金属-生物质络合定向诱导构建晶态多孔碳纳米片应用于锌离子混合电容器 |
山西省科技厅 |
2025.01-2027.12 |
多功能碳基复合材料的可控构建及其应用于镁-硫电池 |
山西省科技厅 |
2023.01-2025.12 |
多孔石墨化碳纳米片的可控构筑及其应用于超级电容器 |
山西省科技厅 |
2022.01-2024.12 |
锂硫电池电极材料构建及作用机理研究 |
企业横向 |
2020.08-2022.08 |
代表性科研成果 |
核心期刊论文;著作(含专著、译著和教材);获奖;授权发明专利名称 |
发表刊物、时间、页码、收率、他引情况;出版社及时间;发明专利授权时间及专利号 |
本文署名次序 |
Hollow Cu-Cu2O/Ni-NiO/C as cathodes for magnesium-sulfur batteries |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24, 986: 174101 |
一作/通讯 |
Heterogeneous structure of lamellar Fe3O4/C@Ti3C2 as cathode for high-performance magnesium-sulfur batteries |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25, 630: 236061 |
一作/通讯 |
Flower-like spherical Ni-benzimidazole derived Ni-NiO-C complexed with carbon nanotubes as electrocatalysts for lithium-sulfur battery |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23, 931: 167402 |
通讯 |
Enhancing performance of NiCo Sulfide composite cathode by Mn doping in Li-S batteries |
Electrochimica Acta, 2023, 468: 143181 |
一作/通讯 |
Spherical NiS2/Ni17S18-C accelerates ion transport and enhances kinetics for lithium-sulfur battery host material |
Journal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Solids, 2025, 197: 112419 |
通讯 |
可充电镁硫二次电池的研究与展望 |
材料工程, 2025: 53(2): 96-105 |
通讯 |
金属硫化物在锂硫电池正极中的应用进展 |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21, 31(11): 3272-3288 |
通讯 |
镍基MOF衍生碳基材料及方法和镁硫电池与正极材料 |
ZL 202410203514.0, 授权时间:20250314 |
1 |
Porous and graphitic structure optimization of biomass-based carbon materials from 0D to 3D for supercapacitors: A review |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3, 460: 141607 |
其他 |